力拓(tuo)賣幾(ji)內(nei)亞鐵(tie)礦給(gei)中鋁(lv)礦業 押(ya)注開發速度(du)沒(mei)那么(me)快45#無縫(feng)鋼管
礦業巨頭力拓將位(wei)于非洲幾內亞(ya)的全球最大未(wei)開發(fa)鐵礦資源(yuan)出售給中國(guo)買家,實質(zhi)上是對(dui)中國(guo)新業主(zhu)開發(fa)該礦的成本和速度下的一場賭注。
投資人基本上對力拓將西芒杜鐵礦石項目出售給中鋁礦業國際表示歡迎,認為力拓借此擺脫了一個位于發展中國家的高風險、高成本項目。出售價格介于11-13億美元。
該項目位于西非國家幾內亞,年產能5,000萬噸。當然,為了推動項目開發,力拓頗費了一番力氣,但要為項目開發、以及400公里的鐵路和深水港口等基礎設施找到資金也不太容易。
由于開發費用很可能至少突破200億美元,而且誰也不認為短期內全球會出現鐵礦石短缺,所以銀行人士對該項目望而卻步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對于力拓而言,主要風險在于中鋁礦業國際是否能以足夠快的速度推進項目,并以具有競爭力的成本生產鐵礦石。
如果這樣,中鋁礦業在與中國鋼廠打交道時將可以利用本土優勢。中國鋼鐵產業購買了全球大約三分之二的海運鐵礦石。
但西芒杜項目越晚完工,力拓和巴西淡水河谷及必和必拓等其他大型鐵礦石廠商就能越久地享受他們在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
由于對中國鋼鐵產量的預估過于樂觀,大型鐵礦石廠商產能擴張過猛,不過,他們現在仍因產量高、成本低而受益。
力拓和必和必拓在各自位于西澳洲的礦山生產一噸鐵礦石、并將其運到港口的成本還不到15美元。
運送、稅費和其他成本是上述成本的一倍,但考慮到當前中國南部現貨鐵礦石運費加成本價.IO62-CNI=SI為每噸64.50美元,這些大型鐵礦石廠商仍能獲得可觀的利潤。
當前的現貨鐵礦石價格幾乎較去年12月創下的每噸37美元高出一倍,后者也是自2008年開始統計現貨價格以來的最低水準。
鐵礦石價格的反彈主要得益于來自中國的穩健需求。在鋼鐵產量并未像預期一樣減少而是基本持平之際,中國一些高成本鐵礦石廠商不得不關閉。
今年1-9月,中國的鐵礦石進口規模增至7.625億噸,較上年同期增至9.1%。
鐵礦石價格的前景仍顯光明,因為過去幾年所建大型礦場的最后一批正在加速生產,而在此之后供應料基本持穩。
假設中國及全球鋼鐵產出能夠相對持穩,或者甚至有微幅增長,那么有理由認為,鐵礦石價格將能夠維持在當前的水準附近。
西芒杜項目開發后,格局料打破
西芒杜項目一經開發,則可能打破鐵礦石市場當前微妙的再平衡狀態。
盡管力拓及其它主要礦商無疑更希望西芒杜維持未開發狀態,但是中鋁礦業國際如果不打算推進該項目,肯定不可能斥資逾10億美元全部買下力拓的持股。
在中國國有銀行大力支持下,中鋁礦業國際可能也很容易獲得融資,此外,較力拓可能聘用的“昂貴的”西方工程公司而言,中國鋁業使用“便宜的”中國承包商亦使之有能力壓縮項目成本。
再進一步考慮,就廣泛市場來看,中鋁礦業國際可以把鐵礦石出售給中國鋼鐵廠。
盡管合情合理,但這確實忽略了幾內亞要更靠近歐洲而不是中國,意味著西芒杜可以嘗試著在中國和大西洋盆地沿岸間進行套利。
據湯森路透供應鏈與大宗商品研究編制的船只追蹤和港口數據顯示,今年頭10個月西歐進口了9,502萬噸鐵礦石。
其中近一半來自巴西,其他主要供貨商為加拿大、挪威和南非。
不過在向歐洲其他國家供貨方面,挪威顯然占有運費優勢,這就不難想象較巴西和加拿大鐵礦石而言,西芒杜或許極具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