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連(lian)創新低 月內(nei)跌(die)逾1.5%45#無(wu)縫(feng)鋼(gang)管(guan)
人(ren)民(min)幣(bi)(bi)近期的(de)跌勢已經(jing)超(chao)過(guo)市(shi)(shi)場預期,10月以(yi)來人(ren)民(min)幣(bi)(bi)兌美元(yuan)匯率(lv)一再刷(shua)新(xin)6年以(yi)來的(de)新(xin)低。據證券時報記(ji)者計算,自9月30日以(yi)來,人(ren)民(min)幣(bi)(bi)兌美元(yuan)即(ji)期匯率(lv)已經(jing)跌去(qu)超(chao)過(guo)1000個基(ji)點,貶值(zhi)幅(fu)度(du)(du)超(chao)過(guo)1.5%,年初至今的(de)貶值(zhi)幅(fu)度(du)(du)已經(jing)達到4.28%。不過(guo),10月份以(yi)來的(de)貶值(zhi)主要是(shi)受(shou)央行中間(jian)(jian)價(jia)引(yin)導(dao),這說(shuo)明中間(jian)(jian)價(jia)的(de)設定在堅(jian)持(chi)市(shi)(shi)場化,貶值(zhi)趨勢可能還會持(chi)續。
10月24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7690,在岸、離岸兩個市場的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則雙雙跌破6.77,截至昨日下午430,分別報6.7702和6.7758。這已經是人民幣匯率突破6.7、6.75之后繼續突破市場所謂的重要“關口”,而市場關于人民幣“鐵底”的論斷也一再被打破。
人民幣出現這種走勢,市場將主要原因歸結為美聯儲年底加息預期之下的美元指數走高,以及與此相應的非美貨幣走弱。如果與其他非美貨幣相比較,事實上,人民幣的貶值幅度確實不算大。另外,美聯儲以外的其他全球主要央行比如歐洲央行,近期在貨幣政策上的表態,打破了市場此前關于“全球流動性出現拐點”的判斷,這釋放了一定的貶值預期。
藍石資管研究總監趙博文對記者表示,這波貶值此前市場是有所預期的,但是幅度確實讓大家意外。從具體的貶值情況來看,節后人民幣匯率快速下跌,主要由于央行中間價的大幅下調,這超出市場預期,但也正說明央行中間價設定較為市場化,后續貶值還會持續,但幅度還是要看央行態度。
在此次人民幣一再突破市場預期關口之后,有分析稱,央行目前無意大幅干預匯率。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金融學家周浩表示,央行不愿意對外匯市場進行過度的干預,首先,央行在節后讓中間價突破6.7,本身就表明了態度,即基本上放棄了這一位置的爭奪,第二,在6.7前后對中間價的定價模式有明顯區別,在突破6.7之后,中間價的波動幅度明顯擴大,而在此之前,卻有意以較小的波動來控制市場情緒。
人民幣維持這種大幅貶值的趨勢,這在資金市場上引發了相應的后果。首先最明顯的就是最新的外匯儲備數據和銀行結售匯數據,這些數據都顯示出資金再次出現向外走的動力。而資本外流的另一個典型方式——企業出海收購也表現得十分明顯,據商務部數據,今年1~9月,中國企業發起的海外并購實際交易金額674億美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并購金額;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達到了1342億美元,同比增長53.7%。
另外,隨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持續大跌,國內貨幣市場流動性呈現出明顯的收緊態勢,且這種資金緊平衡的局面持續了多時。本周一,債券收益率出現大幅上行,國債期貨大跌。機構分析稱,出現這種情況的直接原因正是資金長期維持緊平衡所致。
|